事关校外培训!代表委员给出这些建议→

编辑:小编时间:2021-03-10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问题时说,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也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些问题都属于社会性问题,不是教育部门单独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的“校外培训机构乱象”这一问题,也正是许多代表委员关心的问题,全国两会期间,#校外培训机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多位代表委员献计献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现象篇

学生疲惫,家长被“绑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发现,许多孩子放学后被送校外培训班,甚至天天连轴转:白加黑、五加二、寒暑假都没得休息,这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有些题大人做起来也难,容易出现超龄学习的现象,例如幼儿园大班就开始做一个大三角形里套了100多个小三角形这样的题,他称:“完全没有意义!有些课稀奇古怪!”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马光瑜说:“校外商业培训机构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并非以教育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虽然培训机构和家长双方的选择看上去都是自由的,但是这种模式营造出来的社会风气会‘绑架’家长和学生。”


“现在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网络教学由于成本低,许多网课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争取客户,导致家长容易被各类产品绑架,学生疲于参加多个线上平台的学习,既容易导致近视、脊柱侧弯等身体问题,又容易产生焦虑、回避等心理问题,影响同伴交往与亲子关系。”看到这些现象,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很是焦心。


教育类APP铺天盖地隐患多


现如今,教育类APP铺天盖地,电梯里,大街上,家长随时随地能看到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这些广告时刻挑动着家长的神经。


“前段时间,我女儿让我下载一个教育APP,我问她为什么,她说电梯里天天都是这个广告。最近我发现她做题时经常用这个APP,扫一扫问题,答案和解题过程就出现了,有一次她说同一道题扫出来竟然有三种答案,这时候我才发现,她只是用这个APP完成了作业,不加思考地照搬了过程和答案,一直没有搞懂解题思路。”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在对家长的调研中听到的一个小故事。今年她带来的《基础教育阶段合理使用人工智能的建议》,关注的就是教育类APP的滥用问题。


“烧钱”营销宣传太过头


“现在,无论大家走到哪里,或者打开网络、电视节目,到处可见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对在线教育目前的这种生态状况感到担忧。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教育培训的本质是教育,大量‘烧钱’进行营销宣传的做法不可取,建议这些机构少做广告。”


“校外培训机构的宣传造势太过头了,过度制造教育竞争焦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发现,最近打开电视,他常能被培训机构的广告所包围。什么“找一线名师,学解题大招”,“想要好成绩,就找好方法”,教育机构和应用的口号层出不穷,挑动着家长的神经。“这让人感觉,好像全国人民的孩子都在补课,都在上培训班。家长越看越着急,越着急,就越想把孩子送去刷题、上课。”


“退费难”“卷钱跑路”现象见诸媒体


近年来,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常见诸媒体。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提出:“比如对于培训机构的非正常停业,缺乏即时监控和预警的方法,要探索建立主动发现和提前介入的机制。”


对策篇


建议加强对学习类产品广告的资质审查和准入门槛


针对教育培训类广告乱象,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加强对学习类产品广告的专项督导,严格建立准入机制。


朱永新表示,“羊毛出在羊身上”,在线培训烧钱宣传的费用最终还要算到孩子们的学习费用里,由家长出。而且,相对而言,头部机构有天然的资金优势,中小培训机构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差。若各大在线培训机构相互攀比,烧钱做广告,会扰乱教育生态,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朱永新还建议,教育行政和工商部门加强对在线教育培训机构资质的审定监管。


从严处理违规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提交《关于规范教育培训类广告管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建议针对教育培训类广告制定专项法规、细则,提高违法成本。根据方燕的分析,她认为当前教育培训类广告之所以乱象层出,是因为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类广告法律法规、缺乏有效监管、广告发布前审查不严等现象。方燕还建议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从而不断提高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不良教育培训类广告的辨识度和抵制能力。


针对屡见不鲜的在线教育虚假宣传广告,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建议加大对教育虚假广告的惩罚力度。


1)方燕建议制定教育培训类广告的具体管理办法、细则,将教育培训类广告管理规范化、具体化、科学化,使教育培训类广告的审查和监管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大对教育培训类广告虚假宣传、内容低俗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代言人、发布平台等各方的责任,对未履行审查义务、不作为的行为依据职责及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提高不良教育培训类广告违法违规成本。


两会期间,刘希娅带来的《基础教育阶段合理使用人工智能的建议》,关注的就是教育类APP的滥用问题。“应该加强对人工智能学习类产品广告的专项督导,严格建立准入机制,降低黄金时段、头版头条等宣传此类产品的比率,减少学生、家长焦虑;进一步强化问责机制,人工智能学习产品出现问题,加大对相关媒体的处罚力度;还要加强对学校、教师的监管,针对学校、教师有偿推广人工智能产品的情况,要从严处理。”刘希娅说。


秉承系统观念,把整个生态链串联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蒋昌忠表示,要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发挥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看待青少年培养培训和成长成才。


“要秉承系统观念,把整个生态链串联起来,在保障学业教育需求和发展素质教育上找到平衡点,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韩平说。


政策篇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这些政策很给力


2018年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


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校外培训机构纳入法律规范范围。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将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今年2月23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有关工作情况,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提出新学期将重点加强指导的8项工作,其中之一是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加重了家长的负担,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今年,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要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规范培训服务行为,积极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家长合法权益。


当然,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问题,不是教育系统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建议篇


选择校外培训机构需谨慎


面对鱼目混杂的校外辅导机构,除政策制定与地方行动外,家长也应提高自身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甄别能力,明确对孩子的培养目的,在选择在线教育时切勿被优惠营销和夸大宣传效果的“糖衣炮弹”所诱惑。


家长在选择校外辅导教育机构时,应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呢?


1.明确学习目的,孩子教育不是跟风。

家长要明确孩子是否需要参与线上教学,而不是盲目跟风,明确学习目的。别人孩子合适的,自己孩子不一定合适。不要被商家不切实际的宣传打乱节奏,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负担。


2.确认校外辅导课程是否适合孩子,在线教育也要因材施教。

现阶段线上教育平台非常的多,家长们要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和接受习惯,根据孩子们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有些孩子喜欢轻松自在的教育方式,而有些孩子喜欢快节奏的教育方式,有些孩子也许抵触这种方式,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因材施教。


3.选择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时,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查看相关机构是否具有教学、培训等资质。消费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查询机构经营信息,通过营业场所租赁情况等了解机构运行状况。


第二要细看合同,谨慎签约。接受服务前,要仔细查看合同内容,特别是违约条款等。要善用询问权利,保障知情消费。


第三要保持理性消费。对于费用高、周期长的教育培训项目,一定要审慎签约,尽量不要一次性高额缴费。


第四要保存相关证据。包括合同文本、交易凭据、沟通记录等。对于机构人员口头答复,要落实到合同协议中,不要轻信口头承诺。

Copyright (C) 2006–2021 河南省清北之道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19393号-1
地址:郑州市经开区第九大街88号
咨询热线:0371-55966148